許進雄的回憶
國外篇(1968-1996)
266購買腳踏車
我想很少人會相信這一次到北京參觀旅遊,我在友誼商店購買了八、九部的鳯凰牌腳踏車。當時中國腳踏車的生產量供不應求,採取配給的制度。每個單位有定額,量很少,沒有特別的管道,不知要多久才能輪到,所以要想辦法、找關係。但在外國遊客才能去的友誼商店,卻每天都有進貨,賺取外匯。因為我有幾個朋友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不但仔細參觀了館裡的展覽,也進入他們的辦公室交談,甚至還吃員工的飯菜。有不認識的員工就來找我,說明他的家庭很需要一部腳踏車,不知要等幾年才輪到他,請求我用外匯券替他到友誼商店買一部,他用人民幣還我。本來規定,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只能使用外匯券,如使用人民幣將是違法的。不過,中國並不認真執行這個法則,我又是中國臉孔,比較不會引起注意。有了第一部,就不便拒絕第二、第三部。不但是博物館的成員,竟然也有人守在華僑大廈或友誼商店的門外,不嫌麻煩地一一請求客人們幫他們買車。有一次一個少年懇切請求我,說他很需要車子。我那時集點中國郵票,但沒有文革期間的。就說我不要錢,但要文革期間使用過的郵票來交換。他很高興地約定第二天早上來見我,這是我有不少文革期間郵票的原因。我不但要花時間親自到商店購買,傷腦筋的是要把大量的人民幣在旅館之外用光。
不但買腳踏車,還幫人匯寄美金往國外。歷史博物館修護部門有位職員,他的兒子想去日本留學,好像需要匯錢到日本,報名語言程度的測驗。但是國家不提供兌換外幣的業務,人民得自己想辦法取得美金。幸好碰到我,我就親自跟他去到銀行把錢匯出去了。後來這位仁兄學業完成,娶了日本女孩,改了中國姓,在日本執業當醫生。政府既然有讓學生出國深造的政策,就應該盡力協助,解決這道必要的手續。如沒有海外關係,優秀的人才不就被卡在報名費上了嗎?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國外266搬遷
許進雄的回憶
國外篇(1968-1996)
266搬遷辦公室與庫房
當上主管後,第一個任務就是執行辦公室與庫房的搬遷事宜。安省博物館本來是多倫多大學的一部分,由於業務擴充神速,1968年從大學分出,成為省政府直屬的單位。經過十年的發展,研究與展示的空間都嚴重的不足,省議會議決撥款擴建。
博物館的位置,東與北是街道,且是地鐵線經過之路,南與西則是多倫多大學用地,四周都無擴充的可能,只好在本身的用地想辦法。決定把北邊的花園改建成三層的階梯式展覽廳,同時拆掉老舊的研究室與停車場而建成地下三層、地上六層的研究中心,使每一個部門的研究室與庫房都在同一地點。遠東部與西亞部門被配置在六樓,設計藍圖繪制後,各部門就開始計畫搬遷的各項細節。新的研究大樓是將辦公室與庫房放到同一個地方,庫房又根據各別部門的需要隔間。遠東部共有四種不同需要的庫房,一是需要有穩定高濕度及恆溫的房間以收藏木製、象牙、犀牛角等類文物;二是低濕度的,主要收藏金屬的製品;三是收藏無灰塵、無光線的紙類文物;四是收藏比較不受溫度及溼度影響的文物,諸如石頭、骨質、玻璃、陶瓷等類。然後又根據收藏的種類和數量,估計需要的開放和密閉的空間,分別給配置鐵架或木櫃。木櫃有門戶可閉鎖,且有軌道可調整各個階層的高度。每件文物都根據各自的收藏條件分別放置在某個地點而在電腦裡編號和建檔。以最節省空間的方式把文物分別裝入櫃中之後,就貼上封條暫存於臨時的庫房,等待新樓裝潢完成後,就一一移到事前已編號的地點,減少混亂及調動位置的麻煩。在事先縝密的規劃下,遷館順利的完成。後來我到成都參觀,正值中國與聯合國合資要在此地建造有最新設備的博物館,籌備處的鐵主任知道我們博物館剛做過搬遷文物的工作,有些經驗,所以把新館的設計藍圖讓我看,請我對幹部們作文物搬遷工作所遇到的一些問題與解決之道,我大致做了二個多鐘頭的演講,並建議把修護部門調整到比較接近展覽廳的位置,而不是要經過幾次上下階梯的歷程。聽說我的演講為博物館節省了不少經費,所以開幕時邀請我作為貴賓。可惜籌備時的鐵館長在陜西歷史博物館正式開幕之前的幾個月過世,不及領受成果。
這次的演講有個沒有完成的插曲,可能使中國的博物館事業有點遺憾。趁新館修建之便,博物館當局決定把館藏的三幅大型的元代壁畫恢復舊觀及加固,以期能做更久的展示。因此特地向國內的教學單位調配,成立了一個十人的修護小組,經過二年的努力,完成了預期的修護與延長文物壽命的目的。其時小組成員尚未解散,所以我向鐵館長建議來個交流計畫。西安附近有大量的唐代壁畫墓葬,但因壁畫色彩的褪失問題難以解決,所以大都封閉著,不開放參觀。而我們進行的壁畫修復技術並不要太多的精密機械,重點是知道如何去做。中國有的是人力,所以一點都不成問題。我建議各派二人為期兩或三個月,機票各自處理,生活費則由對方負責。中國派來技術人員學習各項技術,我們則去研究他們館藏的陶俑。鐵館長表示原則上同意,但要得到國務院的批准才能簽約。結果這件事因為鐵館長之去世而不了了之。後來北京歷史博物館的人告訴我,鐵館長向北京歷史博物館建議各派一人到加拿大,機票由北京支付而西安負責來人的生活費用。但是那時候中國非常缺乏外匯,博物館雖有充裕的人民幣經費,卻缺外匯,所以都不願選擇支付機票,因此這個案子就不能進行。我聽到之後感到非常遺憾,如果鐵館長向我說明困難的所在,我相信不難找個人捐款購買這兩張機票。
國外篇(1968-1996)
266搬遷辦公室與庫房
當上主管後,第一個任務就是執行辦公室與庫房的搬遷事宜。安省博物館本來是多倫多大學的一部分,由於業務擴充神速,1968年從大學分出,成為省政府直屬的單位。經過十年的發展,研究與展示的空間都嚴重的不足,省議會議決撥款擴建。
博物館的位置,東與北是街道,且是地鐵線經過之路,南與西則是多倫多大學用地,四周都無擴充的可能,只好在本身的用地想辦法。決定把北邊的花園改建成三層的階梯式展覽廳,同時拆掉老舊的研究室與停車場而建成地下三層、地上六層的研究中心,使每一個部門的研究室與庫房都在同一地點。遠東部與西亞部門被配置在六樓,設計藍圖繪制後,各部門就開始計畫搬遷的各項細節。新的研究大樓是將辦公室與庫房放到同一個地方,庫房又根據各別部門的需要隔間。遠東部共有四種不同需要的庫房,一是需要有穩定高濕度及恆溫的房間以收藏木製、象牙、犀牛角等類文物;二是低濕度的,主要收藏金屬的製品;三是收藏無灰塵、無光線的紙類文物;四是收藏比較不受溫度及溼度影響的文物,諸如石頭、骨質、玻璃、陶瓷等類。然後又根據收藏的種類和數量,估計需要的開放和密閉的空間,分別給配置鐵架或木櫃。木櫃有門戶可閉鎖,且有軌道可調整各個階層的高度。每件文物都根據各自的收藏條件分別放置在某個地點而在電腦裡編號和建檔。以最節省空間的方式把文物分別裝入櫃中之後,就貼上封條暫存於臨時的庫房,等待新樓裝潢完成後,就一一移到事前已編號的地點,減少混亂及調動位置的麻煩。在事先縝密的規劃下,遷館順利的完成。後來我到成都參觀,正值中國與聯合國合資要在此地建造有最新設備的博物館,籌備處的鐵主任知道我們博物館剛做過搬遷文物的工作,有些經驗,所以把新館的設計藍圖讓我看,請我對幹部們作文物搬遷工作所遇到的一些問題與解決之道,我大致做了二個多鐘頭的演講,並建議把修護部門調整到比較接近展覽廳的位置,而不是要經過幾次上下階梯的歷程。聽說我的演講為博物館節省了不少經費,所以開幕時邀請我作為貴賓。可惜籌備時的鐵館長在陜西歷史博物館正式開幕之前的幾個月過世,不及領受成果。
這次的演講有個沒有完成的插曲,可能使中國的博物館事業有點遺憾。趁新館修建之便,博物館當局決定把館藏的三幅大型的元代壁畫恢復舊觀及加固,以期能做更久的展示。因此特地向國內的教學單位調配,成立了一個十人的修護小組,經過二年的努力,完成了預期的修護與延長文物壽命的目的。其時小組成員尚未解散,所以我向鐵館長建議來個交流計畫。西安附近有大量的唐代壁畫墓葬,但因壁畫色彩的褪失問題難以解決,所以大都封閉著,不開放參觀。而我們進行的壁畫修復技術並不要太多的精密機械,重點是知道如何去做。中國有的是人力,所以一點都不成問題。我建議各派二人為期兩或三個月,機票各自處理,生活費則由對方負責。中國派來技術人員學習各項技術,我們則去研究他們館藏的陶俑。鐵館長表示原則上同意,但要得到國務院的批准才能簽約。結果這件事因為鐵館長之去世而不了了之。後來北京歷史博物館的人告訴我,鐵館長向北京歷史博物館建議各派一人到加拿大,機票由北京支付而西安負責來人的生活費用。但是那時候中國非常缺乏外匯,博物館雖有充裕的人民幣經費,卻缺外匯,所以都不願選擇支付機票,因此這個案子就不能進行。我聽到之後感到非常遺憾,如果鐵館長向我說明困難的所在,我相信不難找個人捐款購買這兩張機票。
訂閱:
文章 (Atom)